在 [Customer Data Platform 是如何煉成的 (二)]中提到了 User Behavior,但 User Behavior 的資料從哪裡來,又該如何定義呢 ?
以 GA ( Google Analytics ) 為例,在 Web 或 Mobile APP 中進行 GA 埋 code,這些 code 可以是 GA 預設的事件,如 : Page View 、 Session Engagement 、 Activity User,或者是自定義的 event 等等。 GCP BigQuery 提供的 Public datasets 中也提供已將 GA 資料轉化為 ecommerce 的 dataset ,來源為 Qwiklabs: Predict Visitor Purchases with a Classification Model in BQML
本篇文章也利用這份公開資料集進行說明 :
- What Goal We Need
- Feature and Label
- Improve and Tune
User Behavior
比較直觀的是對 behavior 的理解,可以想像當消費者在不同的 E-Commerce website 進行瀏覽商品、獲得推薦或是購物車結帳等操作時,由於 website 的設計不同,消費者可能需要跨越不同的頁面、點擊不同的連結,或是輸入不同的資料等等。
因此,消費者在 website A 與 website B 的 「behavior」也會不同;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 : 同一個 website 中,消費者要達成相同目的的操作,必定會在有限個數的操作途徑中完成。而這些途徑也就構成了 User Behavior 基本單位,而有針對性、目的性的對途徑資料進行挑選,也就構成了一個 specific behavior 的定義。
What Goal We Need ?
在一開始會想知道 website 訪問人數、購買次數以及轉化率各是多少;如下圖所示,分別是
- 訪問人數 : 約 74 萬
- 購買次數 : 約 2 萬
- 轉化率 : 約 2.7%
然而,僅從結果層面獲得的資料,無法描述每項商品的銷售情況,因此對每項商品進行排比
這可能就是常見的報表內容,即各項商品的銷售情況與 website 的成效指標;但是若更進一步的思考,這份報表所表達的是對資料進行統計後的資訊,或是常見的用詞 Data Informed ;那麼,分析的目標只是產生報表數據嗎 ?
或者,是希望能從資料中協助識別「哪些訪問者更可能會促成購買商品的事件」呢 ?
Feature and Label
首先考慮有多少訪問人數進行了購買,包含了第一次瀏覽就購買以及再次訪問後進行購買
共有 (11,873 / 741,721) = 1.6% 的人是在第二次訪問商品頁面時,才進行購買;雖然沒有一個正確答案,但普遍的原因可能是消費者在購買前會進行商品的比價。
以此為例,可以從原始資料中列舉一些因素,作為判斷訪問者是否會進行購買的依據 ( feature ),並將再次回訪是否產生購買行為作為答案 ( label ) 對其訓練一個模型 ( model );期望在下次收集到相關資料時,模型可以識別並告知訪問者是否會產生購買行為。
第一次挑選 feature 時,對以下兩個因素進行分析
- bounces : 訪問者是否立即離開 website
- time_on_site : 訪問者在 website 停留的時間
通常在訓練和評估模型之前,直接判斷 feature 的選擇是好或不好都為時過早,但在 time_on_site 排比前 10 的結果中,只有 1 個客戶返回購買;而模型測試的準確率也確實不好。
Improve and Tune
在原始數據中,可能有更多的 feature 可以幫助 model 進行識別購買行為起到作用;而找出 feature 的方法除了對所有排列組合逐一進行嘗試外,也可以透過與相關人員,如 : 營銷人員、UX 設計師、統計專家或資料科學家等等,進行討論並達成共識後得出。
在這個案例中,除了 bounces 與 time_on_site 之外,還可以加入以下的 feature
- 訪問者第一次訪問時,在結帳過程中經歷了多少次的操作 (距離)
- 流量的來源 : 透過搜索或是 referring site 等等
- 設備的類別 : 手機 、 平板 或是 PC
- 地理資訊 : 來自哪個國家
重新訓練模型後測試的準確率也有所提高,同時模型也能提供一個預測結果,告知該訪問者是否會進行購買行為
Summary
Qwiklabs: Predict Visitor Purchases with a Classification Model in BQML 的案例在最後給出的結論如下
- 在前 6% 的首次訪問者中,超過 6% 的人會在後續訪問時產生購買行為
- 整體而言,只有 0.7% 的首次訪問者,會在後續訪問時產生購買行為
- 瞄準前 6% 的第一次訪問者名單,會使營銷投資回報率提高 9 倍
因此,若是能夠在得到模型預測的結果後,依據營銷策略進行即時的投放處理,包含但不限於: EDM廣告、Coupon折價券或是限定綑綁折扣等等,建構起一個自動化營銷的方法;這也是一種 Data Driven 的方法。
整篇文章寫到這裡,從 「What Goal We Need」 中辨別更具價值的目標、「Feature and Label」中定義需產出的貢獻與評斷方式,到最後「Improve and Tune」透過討論達成共識,並進行相對應的調整,讓整體結果能夠產出的更好貢獻,我認為這是一種不斷優化與建立 CDP 的好方法。